符水“魔法”的骗局:儿童铅中毒的隐秘危机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游池、周宇涵1
编号0
票数161
浏览量
符水“魔法”的骗局:儿童铅中毒的隐秘危机
在湘潭市的一处偏远山村里,宁静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村民张大爷的小孙子壮壮,原本是个活力四射、机灵聪慧的孩子,眼睛里闪烁着对世界的好奇,学习上也总是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可最近,壮壮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他常常喊着肚子疼,疼得小脸皱成一团,精神头也大不如前,整天无精打采的,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张大爷看在眼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村里医疗条件有限,信息也相对封闭。张大爷带着壮壮去村里的小诊所看过几次,吃了药却不见好转。这时,村里一些人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这孩子怕是冲撞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在大家的建议下,病急乱投医的张大爷找来了一位所谓的“大师”。
“大师”来到张大爷家,装模作样地在屋里转了几圈,嘴里念念有词,然后郑重其事地拿出一张画满奇怪符号的符纸,说这是能驱邪治病的神符。他告诉张大爷,要把符纸烧成灰,溶在水里给壮壮喝,而且要连续喝一段时间,这样才能彻底祛除病根。张大爷对“大师”的话深信不疑,从那以后,每天都按照“大师”的吩咐,给壮壮喝符水。
起初,壮壮喝了符水后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张大爷还觉得可能是药效还没发挥出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壮壮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糟。他开始频繁呕吐,吃什么吐什么,身体也时不时抽搐,整个人瘦得皮包骨头,虚弱得连走路都困难。张大爷这下彻底慌了神,赶紧把壮壮送到了省级医院。
经过医生细致的检查,真相令人痛心——壮壮竟然是铅中毒。医生进一步询问后,判断罪魁祸首就是那些符水。原来,符纸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含铅的颜料,烧成灰后溶入水中,壮壮喝下后,大量铅元素在体内蓄积,引发了严重的中毒反应。经检测,壮壮的血铅含量远超正常水平,达到了853.4ug/L 。根据2006年我国卫生部发布代《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在100ug/L - 199ug/L 为高血铅症;200ug/L - 249ug/L 属于轻度铅中毒;250ug/L - 449ug/L 是中度铅中毒;450ug/L及以上则为重度铅中毒。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对于血铅也有不同耐受力,但相对而言,数值越高,症状也更加明显。铅元素在体内蓄积,引发了严重的中毒反应。
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在一些信息比较封闭的地区,类似喝符水导致儿童铅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符水通常是将画有字符的黄表纸焚烧成灰后溶于水制成。黄表纸制作时可能使用含铅颜料,燃烧后铅元素残留在灰烬中进入水中。而儿童身体发育不完善,对铅的耐受性低、吸收率高,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成为铅中毒的受害者。
铅一旦进入儿童体内,就如同一个“隐形杀手”,会对多个系统造成损害。神经系统是铅攻击的主要目标。儿童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对铅的毒性更为敏感。铅进入体内后,会影响大脑发育,导致智力下降、学习能力变差、注意力难以集中,孩子可能会变得烦躁、多动、反应迟钝。造血系统也难以幸免,铅会抑制血红蛋白合成,造成贫血,使孩子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消化系统同样会受到牵连,孩子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此外,铅中毒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导致身高增长缓慢等情况。
由于早期铅中毒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家长忽视。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异常表现,家长一定要警惕铅中毒的可能。但请记住,“符水”从来不是能治病的“福水”,而是可能夺走孩子健康的“毒水。”家长要坚决摒弃迷信观念,不要让孩子饮用符水等来源不明的饮品。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避免接触含铅物品。如果怀疑孩子有铅中毒的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血铅水平,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认清符水“魔法”的骗局,守护好孩子们的健康,让他们远离铅中毒的威胁,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