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连三地,编织湾区新未来

2018年10月24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大桥主体工程实行“桥岛隧”组合,总长约29.6公里,穿越伶仃航道和铜鼓西航道段,采用约6.7公里隧道方案,东、西两端各设置一个海中人工岛(蓝海豚岛和白海豚岛),犹如“伶仃双贝”熠熠生辉。其余路段约22.9公里为桥梁,分别设有寓意三地同心的“中国结”青州桥、寓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海豚塔”江海桥,以及寓意扬帆起航的“风帆塔”九洲桥三座通航斜拉桥。

大桥在设计理念、建造技术、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创下多项世界之最,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标志着我国隧岛桥设计施工管理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作为我国又一交通工程奇迹,科技与创新的不断碰撞是这座大桥与生俱来的基因与烙印。

截至2024年5月28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出入境车辆累计突破1000万辆次。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有利于三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利于提升珠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对于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面推进内地、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请使用新湖南客户端进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