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绿色矿业 共建和美湘西

▲整治前

▲整治后

▲修复前

▲修复后

聚焦绿色矿业  共建和美湘西

——湘西州“四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范例

背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首倡地,更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湘西州矿产资源开采带来了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矿山开采对植被造成破坏,违法违规占用林地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矿山废水、选矿废水对清水产流机制遭到破坏;废弃采场引发地质灾害。耕地退化、受损及非法占用,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作缺位。矿山建设带来污水、垃圾、水系阻隔、生态空间被挤占等问题。

措施:2021年,湘西州制定了《湘西自治州废弃矿区废弃砂石场废弃厂房废弃作业区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方案》,通过严格高位推动、州县联动、考核驱动三项措施,探索“因矿施策,分类治理;三方联动,多元治理;有机结合,双赢治理;创新模式,示范治理”四个路径,共同推进“四废”综合治理。治理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破坏、谁修复”“谁受益、谁整治”的原则,全面落实各级责任。按照“一矿一策”制定方案,引进企业、村集体参与,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探索“种桑修复生态-村民异地搬迁-蚕桑产业开发-移民养蚕增效”精准扶贫模式,实现生态修复与观光旅游双赢的新型文旅模式;积极推动“矿区建场养猪-粪水培肥桑树-桑树采叶养蚕”的产业发展模式。

成效:经过两年的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全州累计投入治理资金约2.1亿元,完成“四废”综合治理563处,修复面积910.05公顷,其中新增耕地面积160.61公顷,纳入增减挂钩跨省交易达7.23亿元;盘活存量建设用地44.3公顷。“四废”整治聚焦绿色发展,实现了生态美化、村民致富、集体增收、企业盈利和政府增税减负的目标。

流金岁月,似水年华,湘西州踔厉奋发,扎实推进“四废”整治行动,共建和美湘西,与地球重修旧好,与自然重建和谐。绿色,已成为湘西州涅槃重生的新底色,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最为生动的注脚。

请使用新湖南客户端进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