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治矿坑 换得花草香

▲修复前

▲修复后

▲修复前

▲修复后

攻坚治矿坑 换得花草香

——常德市鼎城区石板滩石煤矿区生态修复范例

背景:石板滩石煤矿区位于常德市郊石板滩镇、太阳山西麓,上世纪五十年代至本世纪初,近半个世纪的粗放开采,形成了长达4公里的狭长采矿坑,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道路损坏、周边土壤和水源污染等系列“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态安全。

措施:为了推进矿区综合整治,鼎城区成立了石板滩石煤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指挥部,按照“锁水、控源、截流、治污、监控”的思路,全面打响生态修复治理攻坚战。2014年至2018年6月,关停石板滩石煤矿区4家采矿企业及60多家粉煤厂、粘土砖厂。采用矿渣入坑回填,覆盖耕种土,植草复绿进行矿区整治。着力发展生态产业,种植水稻、油茶、生态草,打造“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支持鼓励农户兴办生态农庄,迁建花卉苗木基地;整合石板滩镇历史人文资源,推动红色文化基地建设。

成效:石板滩矿区综合整治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修复——发展——振兴“三步走”的思路,做了大量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矿区处理废水约700多万方,回填土方500多万方,对植被稀疏区造林复绿42公顷,植树4.3万余株,确保绿化率达到100%,有效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在回填区域交汇种植水稻、油茶等植物600余亩,其中油茶树种植面积达200多亩,预计帮助当地农户带来每亩3000-5000元的收益,可以解决当地300余人用工问题,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通过“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宣传态修复治理经验,2021年以来,至现场考察学习15000余人次,切实增强了社会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依托石板滩镇赵必振纪念馆、赵必振故居、渐安暴动纪念园和周边灌溪镇大华军事文化园等等历史人文资源,承接研学实践活动,开展红色教育,积极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

迟日矿山丽,春风花草香,鼎城区积极作为,踔厉奋发,将绿色发展和红色文化相结合,全面推进矿山综合整治,积极谋划矿区未来发展,抒写了复绿扬红的生态文化新篇章。

请使用新湖南客户端进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