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进承

孝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文化,更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准则。从小,父母就经常给我讲“孔融让梨”“卧冰求鲤”等24孝的故事,敬爱爱老的思想观念便在我心中深深扎根。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团结同事、热爱学生,深受家长和师生的好评。在生活上,我始终以“孝”字当先,以“爱”装心,二十几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地侍奉着父母双亲,把赡养老人作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动力,用博大的胸怀和仁厚的挚爱,换来了人间至纯至爱、至善至孝。

帮助父母,为父母分担家务。自我记事起,我的父亲体弱多病,经常身体浮肿,身体皮肤全是牛皮癣,不能做重活,家庭的重担全压在母亲身上。我从小就帮父母放牛砍柴,稻谷收割的季节使割禾和打谷。2004年,父亲左腿膝关节外长了一个囊肿,导致行动不便。2006年暑假期间,我家修一栋侧屋,整个暑假我在家里做工,从上山砍木头,到家里给泥工做副手,直到侧屋完成。

孝敬父母,做父母的贴心儿子。父母给了我的身,我还父母一颗心,呈给父母一腔情,献给父母一生孝。2016年4月11日(周六)早晨,周末我回到乡下老家,父亲套上牛正准备犁田,突然感觉到不舒服,我劝他休息,我去田里犁田,父亲不放心,守在田边看这我怎么犁田,一天下来,我把秧田犁完,耙好了。第二天早上我带父亲到芷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胸部积水,需要住院治疗,周一到周五我每天给父亲做好饭菜,白天上班,晚上给父亲洗澡,陪父亲说话,告诉他不用担心,病情会好的。周末由姐姐和姐夫送饭照顾,周五放学后又回到乡下犁田,乡下老家离县城60公里的山区,田非常小块,周末的时间非常紧,尽量节省时间,我早上出去犁田,母亲把饭菜送到田里,直到晚上才回来吃饭,周日下午还要赶到县城上晚自习。父亲在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半个多月期间,我把家里8亩水田犁完了,就只剩下油菜田没有犁。父亲出院后,在家休养,我把剩余的油菜田犁完。五一放假期间把整个水田又犁一遍(农村犁田讲究“三犁三耙”),直到把秧插完,整个上半年的周末基本上是在乡下老家帮助父母做农活。

吃苦耐劳,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2016年暑假,罗旧镇修建环城路,我和几个亲戚合伙铺建环城路一边人行道的路牙石工作,每天早上从县城带着孩子出发到罗旧工地,白天做工,晚上带着孩子回到县城已经是8点多钟。那一年的太阳好毒辣,加上工地没有任何遮挡物,一个暑假下来,虽然我和孩子都晒得漆黑,但也使孩子亲身感受到了劳动的辛勤和光荣。

任劳任怨,尽我所能守护父母。2020年9月24日,父亲全身痛风,身体非常疼痛,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母亲一个人翻动不了父亲的身体,我赶到乡下接父亲到芷江县中医院,做了身体检查,结果是肾功能不全,尿酸高导致的痛风。在住院前期,父亲手脚都不能动,吃饭全靠喂,上完课马上赶到医院照顾父亲。由于父亲患有牛皮癣和严重的关节炎,必须每天洗澡,不洗澡就会在床单上留下一层皮屑。整个住院期间,白天上班,做饭,给父亲洗衣服,每天早上要背着父亲上厕所,晚上背着父亲到浴室,给父亲仔细洗澡、涂药。每直到10天后父亲的病情好转,自己能洗澡吃饭,我才稍微轻松了一口气。国庆假期,都在病房陪护父亲,直到父亲能生活自理出院。

尽子女孝道,用爱心呵护父母,。自父亲几次生病后,性情变得古怪,我都坚持节假日回乡下老家,尽量陪父亲说话,从小时候他给我讲故事,回忆我们家人一路走过来的风风雨雨,他们两个老人几十年来对家庭和子女的付出,以及对我们子女的教育。经过一年的照料,父亲心情变得好点,也不再和母亲吵架。每次回家我都坚持给父母做农活,坚持给父母做饭,陪父母聊天,尽我最大能力让父母生活的更好。

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我既要忙于学校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又要忙于照顾一家人。沉重的负担摆在我的面前,但我毫不退缩,迎难而上,在多年的风雨历程中以自尊、自信、自豪、自强为准则,勤奋工作,按守孝道。父母的健康是儿女的幸福,父母的幸福是儿女的心愿,百事孝为先,我正是怀着感恩之心,在默默会抱回报着父母父母的养育之恩,践行着子女孝敬父母的美德,同时也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忠孝可以两全。

请使用天下芷江客户端进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