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锋

杨锋,男,1991年出生,2012年毕业于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9月开始在梨溪口水库管理所实习,成为了一名年轻的水利工作者。2014年通过“三支一扶”考试,在河西排涝泵站担任技术员,由于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勤恳踏实,默默奉献,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2020年11月被县水利局任命为河西排涝泵站副站长并主持站里的全面工作。2021年当选为芷江侗族自治县第八届党员大会党员代表。

艰难抉择

2011年9月,杨锋来到芷江侗族自治县梨溪口水库管理所实习。为了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工作中,他选择到水利最基层实习,恰逢梨溪口水库正在进行北干渠项目的建设,他便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顶着炎炎烈日下乡、施工、制图,技术活抢着干,5个月的时间,他走遍了管理所所有的渠道,足迹遍及10个乡镇,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他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品格,很快赢得全所职工的一致好评。

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后,正碰上多家知名国企单位到学校招人,看着寝室的室友们纷纷被待遇丰厚的单位录取,他心里五味杂陈。一边是待遇优厚的单位,一边是生活条件艰苦,但领导热情、同事友善的县级水利局。但最终还是家乡情结占据了主导地位,便毅然决定带着行李回到了芷江,开始了他为家乡水利事业奉献的平凡人生。

默默付出

2014年,通过“三支一扶”考试后,原计划是回到梨溪口水库管理所,但是河西排涝泵站急需一名水利技术员,他便服从县水利局安排,前往河西排涝泵站担任技术员。

河西排涝泵站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需要24小时值班,每隔一小时都要手动启动机器30分钟;工作地点环境比较恶劣,初来上班的他经常彻夜未眠,生活颠倒,精神不振总是以一双“熊猫眼”及“爆炸头”见人。但是他从无怨言,也从不请假,因为他觉得作为一名基层水利工作者,默默付出就是对这个职业最好的诠释。

勇当先锋

河西排涝泵站的职责就是负责河西防洪圈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到汛期,他就有一个习惯,贴着靠窗户的床边睡觉,生怕睡沉了听不到下雨声。不管半夜几点,一遇到有大雨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单位参加防洪。2019年7月21日,凌晨一点天降暴雨,本来是周末,他休息在家,但是看到暴雨越下越大,他担心站里的防洪工作忙不过来,他撇下新婚的妻子,连夜赶往站里,途径城南段时,遇到山体滑坡,他不管不顾一心只往站里赶,刚过滑坡处,便出现大面积的坍塌,要是他再晚一分钟,他的车将淹没在泥土中。每每提起这件事别人都替他捏一把汗,让他不能那么冒险,但是他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每到汛期,上游的洪水会带来诸多垃圾,特别是被冲倒的树木,经常堵塞排洪通道,多一分钟就会多淹没老百姓的一寸农田,他虽然不熟水性,但他总是不惧危险带头跳入水中打捞垃圾,很多次都差点被洪水卷走。只要是防洪期间,他经常是几天几夜的在站里加班,直到安全度过洪水高峰期才肯回家,他们站里这种一心只为群众办事的作风得到当地的老百姓认可和爱戴。他心系群众,始终以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自己的责任,充分发挥着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初挑“大梁”

由于他在河西排涝泵站工作期间任劳任怨、表现突出得到了站职工及水利局领导的一致好评,2020年11月,因工作需要特提拔他为河西排涝泵站副站长并主持站里的全面工作。

“在其位,谋其职,做其事,尽其责”,他深知作为单位负责人的压力与责任。单位虽小,五脏俱全。原本河西排涝泵站人员编制就少,加之柳树坪职中站也划归了河西排涝泵站管理,得安排人员值班,所以本已捉襟见肘的人员安排就更加雪上加霜,行政方面的事情也全压在他一个人肩上。周一到周五他就是天天在局里和站里两头跑,处理方方面面的事情。上午人社局,下午财政局,总是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周末也坚持在站里上班,他说他最亏欠的就是女儿,从出生到现在他都没有空闲时间带她出去玩过一天。“他满脑子都是工作,上班干的欢,回家累的慌”这是他妻子对他的评价。但是杨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毫无怨言、辛勤耕耘、乐于奉献。

从一个21岁刚踏出校门的青涩少年,到如今一个30岁坚定的水利工作者,9年时间里他无怨无悔,任劳任怨,默默耕耘,不计得失,将自己的全部青春、智慧和心血奉献给了基层水利事业,处处彰显着一个基层水利人的大爱情怀。一个平凡的水利人,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段不平凡的坚守,而这种坚守依然持续着……

请使用天下芷江客户端进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