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娅
16
编号9846
票数94716
浏览量周丽娅,女,1984年4月出生。2013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在2007年7月,以本科期间连续四年获专业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及“湖南省高校优秀毕业生”等的综合优异表现,作为湖南师范大学的首例,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继续攻读硕博学位。
博士期间,在J. Neurosci.、Dev. Biol.和Biochem. Bioph. Res. Co.等国际著名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三篇,博士训练过程中培养了自己踏实、严谨、求知、创新的态度,还连续五年担任了“基础分子生物学”和“基础遗传学实验”助理教师的工作。通过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我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培养了自己对教育岗位的深深热爱。
2013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和贵州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从事宿主因子参与肝炎病毒复制、组装的机理研究,工作期间,已在J. Virol、World J. Gastroenterol.、Biochem. Bioph. Res. Co.和Virologica Sinica等国际著名权威期刊发表多篇SCI论文。2017年9月选择回到家乡,进入芷江民族职业中专学校工作至今。在芷江民族职业中专学校工作期间,虚心向同事们请教教育教学经验,倾注百分之百的热情到莘莘学子中,注重抓升学质量,积极钻研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些年来,在领导、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下,在各方面我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现将工作情况简要陈述如下:
一、思想品质、职业道德
从2004年6月入党至今,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其方针、路线和政策,政治思想觉悟高,品行端正。依法执教,廉洁从教,忠诚人民教育事业,面向全体学生,用心育人,为人师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服从领导安排、团结同事。2018年12月,获得县“党员谈初心”征文一等奖、2019年5月被评为县“向上向善芷江好青年”、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21年8月被推选为“怀化市党代表”。
二、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业务能力
1.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对待工作,从不懈怠。在课堂上,我希望孩子们学得轻松、愉快,因此就需要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准备,每备一节课,我都会多方查阅资料,制作符合同学们知识层面需求、专业且有趣的课件。在课堂教学活动组织中,注重信息反馈,力求层次清晰、语言生动、方法灵活。按时按量布置作业,作业少而精,及时批改,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课堂上对知识点的教学,常常引入贴近生活的实例帮助理解记忆,用微笑面对每一位孩子,使孩子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2.育人工作
教育是慢的艺术,教学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果把学生比喻成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那么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温暖的阳光里绚丽绽放。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农家子弟,家长从早到晚在外辛苦忙碌,所以他们不像城里孩子那样能时刻得到家长的关注。看到这些单纯、善良的年轻面孔,想到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我时常感觉肩上的责任重大,我知道除了学习外,更要让孩子懂得学会做人。在课堂上,当孩子不小心犯错时,我给予宽容一笑,当孩子胆怯不敢向前时,我给予真心的安慰与鼓励,当孩子在调皮捣蛋时,我既给予真诚的批评,又送上和风细雨的叮咛。在课间或放学后,我都会和他们聊天,从学习到生活,关心他们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当现在高三的孩子边问问题边提到,感谢在高一他最迷茫时我对他的批评和鼓励,让他找到学习的方向和动力,而且他说这样情况的同学还很多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为人师的幸福和满足。
我的专业是生命科学,受专业学习的熏陶,我看重生命的宁静与和谐,喜欢简单、真诚的生活。因为简单,所以知足,很少抱怨。我喜欢与年轻的孩子做朋友,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寒假期间,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更好地理解细胞呼吸机理,我引导他们完成甜酒、泡菜等的制作;为了让同学们在假期不要沉迷手机,教他们使用“形色识花”软件,亲近自然,感受身边最近却常常容易忽视的美好。在春季课堂外,为了引导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程序性死亡和细胞坏死的差异,了解生命周期,进而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我们一起观察蝌蚪的发育过程并亲手培育出一颗颗娇嫩可人的草莓。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记录、热烈讨论,从孩子提交的专业十足的实验报告中,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而自己也在其中找回到童真。
所教班级班风、学风良好,各方面考核均居前列,所教的班集体多次荣获省、市先进班集体,所教的学生多次荣获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在2020年7月对口升学中,所教专业成绩在怀化市名列前茅,所教学生共33名考取本科院校,其中8名学生考取湖南中医药大学重点院校,张津瑜、田水萍成绩位列全省前十名,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教育科研工作
主持2016-2017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人排名第一,课题经费:8万元,该主持课题于2018年3月经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项目验收结题,评为良好)、主持2015-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人排名第二,课题经费:72万元,该主持课题于2019年3月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项目验收结题,因成果突出,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还参与多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时,已撰写发表五篇教研教改论文刊登于国家级期刊,多次荣获国家级优秀论文一等奖。期间,撰写的论文《中职生理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在湖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7年度论文评审中,荣获省一等奖。
在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我作为教学团队负责人,多次荣获省、市奖励,在2021年7月荣获教学能力大赛市一等奖、省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以学校教科室为平台,组建“周丽娅博士工作室”,引领学校教育科学研究,30余名青年教师在省、市比赛中获奖,为家乡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回顾近年来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尽管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但我深深地知道,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与领导、学校、同事、亲朋的支持分不开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不断精进,提高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服务学生,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