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钦

“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是蒋光钦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蒋光钦,男,中共党员,1970年2月出生于冷水溪乡潘家田村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家庭,现任潘家田村党总支部书记,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只是默默地奉献在村“两委”事业上,勤勤尽尽、任劳任怨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他在潘家田村工作的这些年里,村里的医保收缴、网箱拆除、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不仅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而且也得到了当地群众和政府的高度评价。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驻村负责人罗慎明说,蒋光钦工作十分扎实。无论是乡党委、政府分配的网箱拆除任务,还是县局部署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医保收缴等工作,在统筹协调好全村总任务的同时,他都不打折扣、雷厉风行地完成好自己所负责的片区。每天上班他最早到便民大厅,最迟下班。他认真履行职责,爱岗敬业,一心扑在工作上。

一、勤于学习。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多达几十种,且与经济的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在工作中,他深深感悟到:作为直接参与党支部和村委会的管理者,如果不精通法律法规,如果不了解现行国家惠民政策,就会说错话、办错事,就会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就会伤害群众感情,就会损害百姓利益。为此,他深感责任的重大,深刻领悟到学习的重要性。为练好内功,成为内行人,他坚持勤学多思,自觉学习和钻研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做到专心学,用心学,在学习中坚定立场.在学习中明确方向,在学习中获取知识,在学习中增长智慧,在学习中陶治情操。近年来.他在自觉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中,每天坚持自学一小时,并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每天必修课。

二、舍小家为大家

因为托口电站库区移民搬迁,蒋光钦同志现居住地距离潘家田村村委会有三十公里,每天上下班来回都是骑摩托车,来回至少要两小时,有时候还会遭遇风吹雨打,一旦村民出现矛盾纠纷,他就会风尘仆仆地骑上他的摩托车,从村委会赶到老百姓家中调解纠纷,有时候甚至整天都在各村民小组来回跑动,等他回到家的时候,都是夜深人静,连热饭都难吃上一口。第二天依然早早的来到村委会上班,每当别人提及此事,他总是一笑而过,随即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从当选村支书至今,蒋光钦已骑烂3台摩托车。更为难能可贵的是,2015年当时的村支书和村主任因为违反组织纪律,被撤职处理,村里的党员一致推选他担任党支部书记,然而他当时正在一个船运公司上班,月收入六千多,村干部才一千多的工资,当时蒋光钦的妻子齐力反对,但最终还是在蒋光钦“谁让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软磨硬泡下进行了妥协。在他眼里,老百姓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共产党员的宗旨永远是为人民服务。舍小家为大家成了他的代名词。

三、清正廉洁

在当选村支书以来,肯定是要经受诸多的说感,但蒋光钦却从容面对,对所有来求事、求情、求办的,他一慨拒绝。 他的答复只有一句话:“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我知识国家政策的执行者,没办法帮你这个忙”。蒋光钦终把清正廉洁当作自己的信条,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他曾在述职述廉报告中说道:术不正得罪于大众,言行表率方显党员本色。

工作几年来,蒋光钦同志始终怀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克服种种困难,扎根基层,尽责尽职,无怨无悔,他为了挑起了潘家田村的重任, 服务群众,调处纠纷,双脚踏遍了全村的角角落落。他把伟大的理想融入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真正让理想成为行动的指南。在他身上,体现了一个基层管理工作者 “不以事小而不为”、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怀。 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厦职尽责,创先争优,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扎根基层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含小家为大家的高贵品格,体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请使用天下芷江客户端进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