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宫夜“验”------血糖水平监测指标分析

还记得“唐宫夜宴”里的小姐姐们吗?她们用优美的舞蹈再现了1400多年前的唐朝盛世,让大家仿佛穿越了一般,唐人们丰腴的身姿,美丽的舞蹈、可爱的笑容带给了大家无数的喜悦。可是,唐人们那胖乎乎的身材让我们不由得联想到糖尿病。

哪些人群需要关注的血糖水平呢?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7类:

1.年龄≥40岁

2.超重与肥胖

3.静坐生活方式者

4.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5.糖尿病家族史

6.妊娠糖尿病史

7.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有以上情况的朋友们,一定要记得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以免耽误最佳干预、治疗时机。

内血糖水平的监测指标有哪些呢?

主要有以下4类:

1. 血清葡萄糖测定

血清葡萄糖反应的是机体实时血糖水平,在检测血清葡萄糖时要了解这5个数字:7.0、11.1、6.1、7.8、5.6

7.0:空腹血糖≥7.0mmol/L,诊断糖尿病

11.1:餐后2h血糖或两次随机血糖≥11.0 mmol/L诊断糖尿病

6.1:空腹血糖≥6.1 mmol/L,出现空腹血糖受损,属于糖尿病前期

7.8:餐后2h血糖≥7.8 mmol/L,提示葡萄糖耐量异常,属于糖尿病前期

5.6:如果多次空腹血糖水平都>5.6,建议进行餐后2h血糖水平检测。

划重点:血糖水平升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诊断糖尿病时一定要考虑这些因素:

①应激性因素:如颅内高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病等。

②药物影响:吩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泼尼松等等。

③肝脏和胰腺疾病:严重肝病、坏死性胰腺炎、胰腺癌等等。

④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等等。

⑤其他:如高热、呕吐、腹泻、脱水等等。

2. 糖化血红蛋白(GHb)

成熟红细胞里面最重要的物质就是血红蛋白,在红细胞的生存周期内,血红蛋白可以和血液中的己糖(主要是葡萄糖)发生缓慢、连续的非酶促反应,形成糖基化的血红蛋白,这种反应是不可逆的。根据结合糖的种类不同,分为HBA1a(与磷酰葡萄糖结合)HBA1b(与果糖结合)HBA1c(与葡萄糖结合),其中HBA1c含量最高,占GHb的60-80%且结构稳定,因此,是目前临床最常用作为糖尿病控制的监测指标。由于成熟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是120天,所以,HBA1c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

HBA1c可评价糖尿病控制程度,增高提示近2~3个月的血糖水平控制不良;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由于HBA1c与氧的亲和力强,可导致组织缺氧,长期的HBA1c增高,可引起血管并发症,HBA1c>10%提示并发症严重,预后较差;HBA1c还可以鉴别高血糖的来源,糖尿病高血糖HBA1c增高,而应激性的高血糖HBA1c正常。

划重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也会有很多影响因素

①高脂血症标本可使结果偏高。

②患有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应以空腹和餐后血糖为准。

③缺铁性贫血患者的HbAlc升高,镰刀贫和脾切除也会导致高值。。

④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等等。

⑤其他:如高热、呕吐、腹泻、脱水等等。

3. 糖化清蛋白(GA)

糖化清蛋白(GA)是白蛋白与葡萄糖结合而成的糖化蛋白质。糖化白蛋白的值与白蛋白和葡萄糖接触的量与时间正比。也就是说,血糖越高,反应持续的时间越长,糖化白蛋白的值越高。由于清蛋白的半衰期为17~19天,所以GA可以反映过去2-3周血糖平均水平,对短期血糖变化比HbA1c敏感,是评价患者短期糖代谢控制情况的良好指标,尤其对于患者治疗方案调整后疗效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4. 1,5-脱水山梨醇(1-5AG)

1,5-AG与以上3个检测项目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糖尿病患者的血清1.5-AG水平明显降低,降低程度与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且不受进食、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其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糖尿病筛选、诊断和疗效评估的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

被喻为世界第三大疾病的糖尿病,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呈逐年增加,近年来发病更向青壮年人群发展。目前对糖尿病的控制现状同样不容乐观,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因此,朋友们一定要重视对血糖水平的监测。
目前1,5-AG可反映近几天至1周的血糖水平,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姚辉

请使用新湖南客户端进行投票